造字法:会义
参考链接: 肉 昔 鼠 猎 醋 蜡 腌
肉族
本 字“腊” 昔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久远的过去。腊,金文(昔,久远的过去)(夕,肉),表示隔年的肉干,即去年秋冬季节腌晒的肉
干。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,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(肉)。造字本义:名词,隔年的肉干。隶书写成左右结构。楷书将
籀文字形中的写成。“简化方案”用“腊”合并异体字“臘”。
注:“腊”合并“臘”之后,“腊”不读它原有读音 xī ,转读被合并字“臘”的读音 là ,这是合并简化过程发生的“变读”现象。
合并字“臘” 巤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是“獵”的省略,表示捕猎。臘,篆文(月,即“肉”,肉干)(鼠,“獵”的省略,捕猎),表示捕猎、并将猎
物腌晒成肉干。古人在冬季大雪封山前大量捕猎,并将富余的野味腌熏烤晒,以便长久保存,为过年和来年开春储备肉食佳肴。造字本义:动词,
在冬季腌熏烤晒猎获的兽肉。咸浸蔬果为“腌”,熏晒兽肉为“腊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臘,冬至後三戌,臘祭百神。从肉,巤聲。
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腊,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开始,晒制肉干,以之祭慰百神。字形采用“肉(月)”作边旁,采用“鼠”作声旁。
①本义,名词:隔年的肉干 xī 。 本义只见于古文 腊,脯也。——《广雅 • 释器》
噬腊肉,遇毒。——《易经 • 噬嗑卦 • 六三》 鱼腊。——《穆天子传》 辽主闻民问乏食,谓何不食干腊。——《金史 • 卷八 • 世宗本纪下》 无腊与肤。——《仪礼 • 有司彻》 布千匹,腊五百斤。——《晋书 • 谢安传》 ②本义,动词:在冬季腌熏烤晒猎获的兽肉 là。 腊肠 腊鸡 腊肉
任公子若得魚,離而腊(臘)之。——《莊子 • 外物》 然得而腊(臘)之以为饵,可以已大风挛踠、、疠、去死肌、杀三虫。——唐 •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③动词:在冬季最后月份以腌晒的肉品祭祀 là。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
冬至后三戌,腊(臘)祭百神。——《说文》 腊(臘)先祖五祀。——《礼记 • 月令》 虞不腊(臘)矣。——《左传 • 僖公五年》 夏曰嘉平,殷曰清祀,周曰大蜡,汉曰腊(臘)。——汉 • 蔡邕《独断》
④名词:冬季最后的月份 là。 腊八 腊日 腊月 腊梅 腊雪 腊八会 腊底 腊八豆 腊八粥 / 寒冬腊月
田家作苦,岁时伏腊(臘),烹羊炮羔,斗酒自劳。——汉 • 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 腊(臘)后花期知渐近,寒梅已作东风信。——宋 • 晏殊《蝶恋花》腊尽春初
腊。“月”表示:肉。“昔”表示:昔日。 《腊》:“臘,冬至后三戌,臘祭百神。从肉,从巤。”每年冬至后,昔日先民进入猎杀忙月,大量猎取百兽,兽肉经过腌渍、熏烤、晾晒制作成腊肉祭品。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,用腊肉制品祭祀列祖列宗,天地三界百神。 昔日先民冬月猎杀百兽取肉,制做腊肉制品祭祀百神。腊由“猎杀”得名,表示:冬季最后一个月份,冬月制做的隔年肉干,冬季熏、烤、腌、晒的肉制品等意思
请问:这是真的吗? 欧洲国家——希腊中文翻译原来是这么回事:本来中文翻译是“腊腊xila”,然而都用“腊”似乎偏离原则,于是就用“希望”的“希”替代“腊xi”。
猎,是为田除害。
腊 读作 xi一声 表干肉 臘 读作la四声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 简化时 用第一个代替了第二个
感谢您的提醒!“字形演变表”和相关部分已修改。
1、 改版后的象形字典网将在2019年12月初上线,收字范围从旧版的3200字头扩展到7500字头,网页质量有明显
提高,用户的互动功能得到极大的加强。
2、 新版象形网实行付费会员制(将来还会回到免费状态,具体时间不确定),非注册会员将不能自由浏览全站网
页,每天只能自由浏览非字头内容页、及有限浏览字头内容页。
3、 新版象形网在收费的同时,也以制度化、透明化的奖金形式,奖励用户各种形式的支持和贡献。
2019-11-21 象形字典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