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字法:会义(“冃”是“冒”的本字。古代“冒”、“帽”通用)
参考链接: 巾 曼 冠
巾族
“冃”是“冒”的本字,而“冒”又是“帽”的本字。冒,甲骨文是象形字,像一个帽子,帽子上部有带球结的角饰,帽子下部是头套的形状。有的甲骨文将头套形状写成“网”(罩),强调“冒”的“头罩”功用。有的甲骨文在头套里面加一点指事符号,表示头部所在。金文省去甲骨文字形中帽子的角饰,增加“目”,写成会义字:(头套)(目),表示半套头部,露出眼睛。造字本义:戴在头上的帽子。诅楚文将金文的头套写成“冃”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。当“冒”的“帽子”本义消失后,再加“巾”(布料)另造“帽”代替,强调“帽”的布质特征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附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冒,冡而前也。从冃,从目。,古文冒。
附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冒,蒙覆着眼睛前进。字形采用“冃、目”会义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冒”字。
①本义,名词:帽子。 本义后由“帽“代替。 著黄冒。——《汉书 • 儁不疑传》 白纱冒者,视朝、听讼、宴见宾客之服也。——《新唐书》 ②动词:戴着,顶着,承担。 冒犯 冒昧 冒进 冒失 冒然 冒险 冒天下之不韪 下土是冒。——《诗 • 邶风 • 日月》 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。——《战国策》 其君贪冒辟邪。——《国语 • 周语上》 有冒上而无忠下。——《国语 • 晋语》 习俗薄恶,民人抵冒。——《汉书 • 礼乐志》 ③动词:顶替,充假。 冒充 冒领 冒牌 冒名顶替 / 假冒 善恶相冒。——《汉书 • 翟方进传》 ④动词:从顶端凸起、升腾 。 冒火 冒气 冒烟 冒尖 冒头 / 涌冒
附 音译词: common cold 感冒
冒号: 放在前头到符号。第一义项吧
感冒一词并非音译 common cold,“感冒”一词最早见于宋《仁斋直指方·诸风》“感冒风邪,发热头痛,咳嗽声重,涕浊稠粘”。感冒作病名始见于明《医方考》“外感风寒,俗称感冒,感冒者,受邪浮浅之名也。”
查了字典才知"冒"字的上部非日,非曰。但又不知其叫什么部。请赐教。
您用的昵称是毫无意义的抽象符号。请用标准中文昵称重新提交。
甲骨文前4.19”冒”字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时,我的脑海出现的是一幅泉水汩汩上涌的画面。
1、 “象形字典”存在的问题很多,需要大量更新字形资料和修改解说。但为了集中精力提高字典扩展的工作进度,本站长将减少网页更新,并
从2015年4月12日开始两年左右的时间里,原则上不再回复网友们的评论,直至4000字头的扩展、网站改版升级的任务结束。改版后网站将
加强用户评论互动功能,并在会员中心提示评论的回复状态;在网页的评论位置,可以根据评论主题、评论日期、用户昵称,查看所有评论。
2、 请用2-7字的标准中文昵称提交评论。使用含义不明的单字、拼音、单纯数字串、字母串的评论,将无法通过审核。谢谢配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