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字法:会义
参考链接: 阜 可 陵 陆 陟 降 河 何
阜族
可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是“呵”的省略,表示感叹。阿,金文(阜,大山、高地)(呵,感叹、呼唤)(土,山地),表示在高山顶感叹、呼唤。造字本义:人们在登上高山后感叹、呼唤。篆文省去“土”。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“阜”简写成“双耳旁”。当“阿”的“登山兴叹”本义消失后,再加“口”另造“啊”代替。古人称登山兴叹为“阿”,称临川兴叹为“河”* 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附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阿,大陵也。一曰曲阜也。从曲,可聲。
附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阿,巨大的山陵。一种说法认为,“阿”是曲阜。字形采用“曲”作边旁,“可”是声旁。
①本义,动词:登上山巅而兴叹ē 。造字本义只见于古文 我陵我阿。——《诗 • 大雅 • 皇矣》 有卷者阿。——《诗 • 大雅 • 卷阿》 ②名词:崇山峻岭;茂密深山 ē。 义项只见于古文(崇阿大山) 在彼中阿。——《诗 • 小雅 • 菁菁者莪》 流自眺夫衡阿兮。——张衡《思玄赋》 ③名词:山的凹凸处,弯曲处 ē。 义项只见于古文 四阿重屋。——《周礼 • 考工记》
若有人兮山之阿。——《楚辞 • 山鬼》 丙午,天子饮于河水之阿。——《穆天子传》 汾之阿。——《汉书 • 礼乐志》 ④形容词:弯曲的,富于曲线的 ē。 阿娜多姿 ⑤动词:叫好,赞叹,讨好 ē。 阿从 阿附 阿谀奉承 阿谀讨好 / 刚正不阿 弗谏而阿之。——《国语 • 周语》
阿郑君之心。——《吕氏春秋 • 长见》 行叩诚而不阿兮。——《楚辞 • 逢纷》 是察阿党。——《礼记 • 月令》 ⑥叹词:表示崇敬、赞叹语气 ā。 义项由“啊”代替 ⑦助词:用在名词前面,表示喜欢、欣赏语气 ā。 阿伯 阿叔 阿爹 阿妈 阿公 阿婆 阿嫂 阿姨 阿弟 阿哥 阿姐 阿妹
阿狗 阿猫 阿娇 阿美
我觉得这个可以参考一些西方语言中的形容词,用“可”来表“兴叹”的话,那也可以引申为“令人兴叹的”再加阜加水,解释起来比较顺理成章
因曲阜是对房屋、民居、村落的拱卫性人工建筑,所以含有“围护”之义,进而引申出“讨好”、“奉承”之义。
“从什么,什么声”真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那样。像这种所谓形声,其实基本上是会意兼形声的。
建议,从什么,什么声。这里的什么声不要解释为声旁,从什么声,并不代表这个是声旁,只是借用了这个部件的发音而已。声旁是指没有意义的声符。 所以将从什么声,解释为声旁,本质上已经违背了本站的理念。
1、 “象形字典”存在的问题很多,需要大量更新字形资料和修改解说。但为了集中精力提高字典扩展的工作进度,本站长将减少网页更新,并
从2015年4月12日开始两年左右的时间里,原则上不再回复网友们的评论,直至4000字头的扩展、网站改版升级的任务结束。改版后网站将
加强用户评论互动功能,并在会员中心提示评论的回复状态;在网页的评论位置,可以根据评论主题、评论日期、用户昵称,查看所有评论。
2、 请用2-7字的标准中文昵称提交评论。使用含义不明的单字、拼音、单纯数字串、字母串的评论,将无法通过审核。谢谢配合!